辋峪(辋峪河)

2025-05-12 17:05:03

辋峪(辋峪河)

秦岭保护

编者语:秦岭是中华地理的自然标识之一,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,具有调节气候、保持水土、涵养水源、维护生物多样性等诸多功能。“秦岭七十二峪”在今天已是秦岭陕西段的重要代名词,由周灵国、谢伟主编,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、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《秦岭七十二峪》(上中下)图书,列述了秦岭北麓的226条峪道,“学习强国”陕西学习平台编辑部摘选其中的113条峪道陆续刊发,让大家真正认识秦岭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内涵。让我们共同努力,保护大秦岭,保护我们的“父亲山”。

辋峪口 谢伟 摄

辋峪河,又名辋川河、辋川、辋峪,古名渥水,属灞河一级支流,也是灞河第二大支流,流域呈葫芦形,上游分为东、西采峪。主源一般认为是在蓝田葛牌镇南海拔1700余米的秦岭主脊北侧。

辋峪全长50.13千米,因为水丰河长而著名,还由于辋川峪具有迷人的自然景观、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。辋川河流域群山环抱,峰峦叠翠,四季鸟语花香。在古代,由于辋峪独特的自然环境,加上地近长安,自然成为历代达官贵人、贤人雅士、墨客骚客们卜居休闲、寄情山水、放歌吟咏的首选之地。仅隋唐时期,就有宋之问、王维、王缙、裴迪、崔兴宗等文人雅士先后在辋峪卜居,历代的著名诗人、画家们也都喜爱将辋峪作为自己寄发情感、展示才华的理想场所。

展开全文

辋峪口篑山文峰塔 谢伟

摄辋川河流域群山环抱,青山逶迤、瀑飞悬崖,奇花野藤遍布幽谷,瀑布溪流随处可见,是秦岭北麓一条风光秀丽的川道。蓝田八景,辋川有二,辋川烟雨在峪内生成,为蓝田八景之首,秦岭云横的景观在辋川也体现得淋漓尽致。辋川溶洞景区面积8平方千米,分为天然溶洞游览区、高空滑索娱乐区、通真道教建筑区、七星潭自然游乐区等,已建成开放的凌云、锡水两洞,是一座天然地下水晶宫,具有北方溶洞特色。凌云洞在照壁峰腰,海拔千米,因高耸凌云得名。洞深527米,分上下两层,10个洞厅,百余景观,洞内钟乳石笋千姿百态,彩灯辉映,栩栩如生,让人叹为观止。锡水洞相传是一位老道用锡杖所捅而成,在成仙岭半山腰与凌云洞隔溪相望,相传王维曾在此“敲诗炼赋”,修悟禅观。

辋川在历史上不仅为“秦楚之要冲,三辅之屏障”,而且是达官贵人、文士骚客心醉神驰的风景胜地,素有“终南之秀钟蓝田,茁其英者为辋川”之誉。唐代大诗人、画家王维曾长期隐居于此,他精心营造的“辋川别墅”和“辋川二十景”,在我国古代园林艺术上独树一帜;所赋辋川山水之佳句,后汇集成《辋川集》,享誉海内外。

源自:学习强国、蓝田宣传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最新发表
友情链接

Copyright © 2022 日本世界杯_林高远世界杯 - edeny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