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必近于痴而始真,才必兼于趣而始化
——漫议贾谬与文人画
文/徐忠平
翻开洋洋大观的中国绘画史,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,再到南北宋元明清,乃至民国,我们看到的数以百计的大画家,几乎个个可以冠以“文人”,然后才是他的绘画。也就是说,能够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光辉一笔的人,几乎除他的令人难忘的绘画作品之外,都有第二、第三种身份,或诗或文,或经或史,或易或医,种种不一而足。作为“院体”的画家,或数以万计的“工体”(工匠)画家,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,几乎像在美术史上没出现过一样。
美术史何以如此苛刻,如此残酷?古人云,以字为心画,画之为说,亦心画也。文人画从唐以降便逐渐占据了中国绘画的主流,从唐王维始,到宋苏轼,再到南北宗论者董其昌,都肯定了“画者,文之极也”。
比如南朝谢赫提出的画论上的“气韵生动”,所包含的内在指向也是哲学上的一个“具有生命感”的课题。同时期写《文心雕龙》的刘勰亦将“气”深刻阐释为“才力居中,肇自血气,气以实志,志以定言,吐纳英华,莫非情性”。说白了,这些先哲告诉了研习中国艺术之人,当会通诗文,养浩然之气,当大丈夫处世,怀宝挺秀,辨雕万物,智周宇宙……
幸哉!悲乎?时下芸芸艺术中人,大多已不知诗文哲史为何物,不知风骨情怀为神马东西。
在一众长长的艺术名单中,我发现了贾谬。贾谬可算是我多年赞美的一个青年才俊,秀骨清像,风度翩翩,又是诗人与见解深邃之艺评家。难怪有其诗与文之滋养性灵、气质、格局,其画自是出手不凡。
两年前,吾见其作画不到一年时之新作,便格高境深,笔墨不求精湛,而自然天成,耐人咀嚼。吾断言贾谬,日后必有大成,因其绘画的背后还有第二身份、第三身份,故其画有文气,有逸气,有品格也。
有此造化,是日也,当悬帆远航,济沧海可一睹。
甲辰盛暑,子徐匆匆于上苑
贾谬 爱情与虚无
贾谬 红色沙发的午后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Copyright © 2022 日本世界杯_林高远世界杯 - edeny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